我要月捐 回顶部

张旭:我在想,我是否可能成为一个乡村家具设计师?

6595浏览    2018-07-11发布

1.jpg

文|张旭  2018弘慧乡村训练营志愿者

 

在今年4-5月,我陷入了重度迷茫期,关于人生、专业、公益等大大小小的方面。普遍来说,这应该是大部分大二学生常有的状况,说得大点,这可能是一个人的人生瓶颈期;说得好听点,这是在进行深度思考。我更倾向于把我的状态定义为后者。

 

触发我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度思考的关键点,正是益微青年的南京V立营(一个专注于青年成长和大学生支教的公益机构)。    


回归


在南京V立营招募面试前,我深入地去了解了益微,拜读了关于益微理念的多篇文章,其中刘斌学长(益微总干事)关于“‘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和‘优秀的绵羊’”的引用和评论,以及他关于“短期支教的意义”的阐述,令我印象深刻,也解答了我一直以来关于短期支教意义的困惑。

 

不巧的是,南京V立营他没有来。在我们的学习手册第一页,就是刘斌学长在广州营的演讲稿。他在演讲中呼吁,让我们一起努力,让更多兄弟姐妹成为一个独立、自信、有担当和有灵魂的人。

 

“独立、自信、有担当、有灵魂”,这四个词让我想起我的母校沅陵一中的周树生校长倡导我们,要做一个有梦想、有教养、有境界、有担当的人。就是这样简短的一句话,却让我想起了那时的几个反复被提起的词,那种感觉,好比是见到了一个多年未见的女孩,却发现原来她是如此漂亮、优雅,以前竟然没发现!大概,这就是“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吧。

2.jpg


△2017弘慧城市实践营   志愿者张旭(右一)


这样一个认识、遗忘、重新认识、认同的过程,是一个回归的过程,不只是重拾记忆前段,更附加有对其认知、理解的升级。

 

“回归教育”的具体定义是:人的一生是学习和工作不断交替、相互结合的过程,接受义务教育或基础教育乃至高等教育后就业的成年人,应在需要时又返回学校去学习。我们需要去回归的,不仅是学校,还有许许多多我们不曾重视的、遗忘的东西。


可能性


人具有无穷潜力,教育也有更多的可能性。

 

教育的更多可能性,需要多元化和一定的包容性。这次去益微V立营的动机之一,是想去了解其他公益机构。如今国内公益机构遍地开花,乡村教育方面的公益机构也不乏做得好的,益微青年在大学生支教培训和乡村夏令营方面有较为系统、完善的理论。

 

这样的一次机会,满足了我迫切想要提高公益认知的渴望。通过对比,学习了益微做得好的地方,也引发了我想要重新认识弘慧的想法。

 

教育的更多可能性,还需要更多的专业性和创新性。

 

前一两个月,北京桂馨基金会和我们专业(木材科学与工程家具设计与制造)联合举办“桂馨乡村悦读空间”公益设计大赛,这是一个对阅读环境进行硬件改造、软件改善的阅读书屋家具设计比赛。

 

当时,作为一个还没有能力完成一套家具设计的大二学生,我实在愧疚不能参加这个项目去帮助孩子们改善阅读环境同时我也在琢磨着,是否以后可以专门从事这一方面的设计工作一个“乡村学生家具设计师”这样的职业,掌握家具设计知识和技能,又熟悉乡村孩子们的需求和现状,多好啊!

3.jpg

△2017弘慧城市实践营   志愿者张旭(一排中间)


培训师蘑菇和我们讨论到了一个志愿者碰到的案例:支教时,一个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的小女孩,父母离异,母亲出走,父亲赌博不管她,在学校很调皮,可一旦批评她,她就会哭,越安慰哭得越厉害。

 

这样的情况我认为更多的是她的家庭环境影响到了她的性格形成,在长期缺乏父母关爱的环境下,她可能只是想以调皮的方式吸引更多的人的关注。要想帮助她,更多的是从内心去引导她,去和她的亲人交流,但是对于支教的大学生来说,没有一定的专业性,强行介入往往只会适得其反,所以如果有“乡村儿童心理咨询师”这样的职业存在,就会好很多。

 

像这样的女孩看起来好像是特例,但是在全国2000多万的乡村留守儿童的庞大基数下,这样的类似情况比比皆是。一个职业的诞生,往往是为了解决某个需求或者问题,但有人看到了乡村孩子们的这些需求了吗?答案是肯定的,但我更希望有更多的人去投入,去发现、去解决。

 

当然,不管是公益机构或个人,不可能独自解决掉所有的问题。因此,公益机构、企业、个人之间的资源整合也尤为重要,同时也需要一定的包容性。



对于公益,一直困扰我的是我的定位。我没有做全职公益人的打算,一方面是担心自己坚持不下去,另一方面确实是难以抛弃现有的专业。把公益当做一个爱好,好像也说不过去,毕竟我承认我没有多么地热爱公益。

 

这个困惑,我前几天才找到答案。那天中午,在去教学楼的路上,偶然间听到校广播在播放天行九歌(一部武侠动漫)的主题曲,为了能够听得久、听得清楚点,我专门绕道而行,忙里偷闲,好好欣赏歌曲。左手持图纸,右手拿着丁字尺,俨然一副大侠模样。

5.jpg

△2017弘慧城市实践营   志愿者张旭(一排左四)

我平时总喜欢把不同领域的东西结合在一起去看,有时效果很好,有时看起来像胡扯。当把侠和公益一结合,我好像找到了答案。

 

我们印象中的侠,或救死扶伤,或劫富济贫,武艺高超,风度翩翩。“侠,夹人者,引申为助人,泛指通过自身力量帮助他人。”助人,多么熟悉的字眼,参与公益在某种意义上又何尝不是一种助人助己的行为呢?所以说,我们都可以被称为侠,公益的侠。

 

动漫《秦时明月》中的角色盖聂有这样一句台词,“真的侠,是用尽全力保护他人之人。即使一个人的力量再渺小,他也是真正的侠”。公益也类似,真正的公益侠,即使力量薄弱,但只要有帮助他人的一份心,便足以称之为侠。

 

梁启超先生有言,“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侠之小者,为友为邻”。我们不需要做一个大侠,舍生取义,杀身成仁。侠之小者,为友为邻,与人为友为邻,就是小侠。

 

做公益,和服务对象,和志愿者,和工作人员,和大家做朋友,一起去完成有意义的事。这样的我们,就是小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