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月捐 回顶部

【外部报道】《中国非公募基金会发展论坛》

4956浏览    2014-12-15发布

背景介绍:12月8-9日,以“超越•共识 ——大互联时代非公募基金会的转型与发展”为主题的第六届中国非公募基金会论坛年会在北京亮马河大厦会议中心举行,弘慧教育基金会理事长张帆先生参加活动,并受邀在分论坛秘书长论道环节发言。

    


    互联网作为基础设施,必然会改变公益行业环境和生态。在互联时代这种基础设施之下做公益,各位秘书长们将怎样实现组织的良性发展?将怎样开启互联网思维?将怎样引爆人才的潜力核能?让我们跟着一起来倾听公益机构的领航人们一一探讨。



关键词一:核能

1
李国武:

公益机构的核能,第一是战略规划,从项目的原点开始到未来三年五年,十年二十年的可能规划是什么。现在社会发展太快了,做太长的规划有点不切实际。但是前导性思考是必要的。

第二是从核能裂变层面来讲,当下做商业或者是做公益项目,做商业产品公益项目是一样的。最重要的是原点,即产品和项目的差异化和独特性。比如小米,不是在做手机,是做移动互联网,手机是他的原点,未来五到十年整个移动互联网产品起来做他的结构。公益组织都是这一个项目开始,从一个原点开始。

2
邢杰:

优秀的组织就是让平凡的人干不平凡的事,组织的能量在于组织当中每一个分子,不要等别的中子来撞击你,你就是撞击核能的中子,你就是做第一个中子激发组织的核能,自己能力不够,就要吸取外在能力。我们希望在座的每一位都能激发你这个组织核能的那颗种子。



关键词二:组织


1
张帆:

客观来说,一个组织效能最大化跟这个组织本身处于何种阶段有很大的关系。比如传播,传播是一把双刃剑,他能给你带来资源,同时也会挑战你的整个管理体系。当一个基金会的管理体系和整个运行能力还没有达到合格的阶段时,传播越快,死的越快。

第二点,一个组织的阶段和这个组织本身定位和资源特点有一定的关系和差异化。我个人觉得,在这个大互联时代,基金会需要去逐步开放,去逐步协同社会资源,利用社会大互联社会工具协同其他组织有价值和有意义的资源。

2
孔令坤:

我觉得有一句话很有道理:会哭的孩子有奶喝。对草根机构来说,你越哭的声大,你受到的关注就越大。

会哭不是光是叫,还在与传播的方式。我觉得传播是因时因人因组织形态做的,大互联时代,更要求我们准确抓住传播定性,扬长避短。把人际关系和合作关系打的更开,让更多人知道你,才能吸引到更多的资源。



3
李大巍

先说组织效能。我们人少,但要全面,什么事情都能做。做秘书长要辛苦努力一点,资源调动起来。我们应该用商业思维做公益,将组织中的人砍掉一半,剩下工资乘以二,这个公司能不能运营。如果可以运营,说明你现在有一个冗余空间。组织效能可以提高。

4
李国武

成功学的东西不可以复制,失败的东西可以值得借鉴。

做一个成功的公益组织,一是要确定你的目标方向是否正确。做的这个项目是不是真的社会问题,需不需要去做,这是一个本真的问题。第二就是你的方法是否得当。这涉及到说你的使命,你的愿景以及你项目的基本规划。因为这个里面都会有你后端的很多东西,包括你组织结构的理事构成,你的治理方式以及你核心资源撬动杠杆支点以及资源放在哪里。







关键词三:大互联时代


1
李劲:

今天我们面临什么样的状况?最大的挑战和机遇都是大互联时代。

机遇: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临使所有或大或小的公益机构都能够坐在同一个层面上。中国没有美国式的基金会,但是中国基金会的特征就是要做公众动员。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我们在动员公众参与,动员公众捐赠方面可能会和美国西部的社区基金会在一个水平甚至更高。

挑战:最大的挑战就是知识老化的问题。互联网时代可能给我们带来核能,但是我们必须做好准备。

2
孔令坤:

除了人钱物三方面之外,还有关系——互联网思维还是一个关系的思维。互联网就是怎么能够让我们人际网更坚实,这是更坚实的基础。美国也是,他们是以社区为单位的人际网,比他们手机网更坚实。移动网络,比如微信,能够让你的整个社交圈子都活跃起来。未来,我们可能需要用互联网思维来考虑我们自己的对外关系和对你自己体系内的关系。

3
李大巍:

我想说说关于互联网带来的挑战。

我原来在媒体行业,过去五年里也受到了互联网的巨大冲击。我到现在回头发现,拥抱互联网的媒体做的也不是特别好,而没有拥抱的媒体也没死,做的也不错。只要内容好,你传播效果还是很大的。餐饮行业也是,用互联网思维做餐饮的这些公司,没有一个盈利,我们真正有必要拥抱互联网吗?

利用技术和能量是必要的,但重点还是把质量做好,把精品做精,愿意拥抱互联网就拥抱;不愿意拥抱,腾讯、阿里、百度也会主动找上门来,这是我的想法。


总结:

    对于新的技术,就应该有新的愿景和展望。在大数据、大互联时代,哪怕小机构也有后来居上的可能。机会掌握在抓住时代脉搏、激发组织核能的人身上。这就是一个真正的让所有人不断学习和创新的时代。

    弘慧教育基金会作为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教育类非公募基金会,在项目管理与执行等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方式,并不断探索。在这个大互联时代,参加这样的活动,既能加强弘慧与中国其他非公募基金会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又有利于弘慧今后从更广阔的视角分析问题,用最现代化便捷化的方式解决问题,促进教育公益的发展,惠及更多的山村贫寒学子。



总结:

    对于新的技术,就应该有新的愿景和展望。在大数据、大互联时代,哪怕小机构也有后来居上的可能。机会掌握在抓住时代脉搏、激发组织核能的人身上。这就是一个真正的让所有人不断学习和创新的时代。

    弘慧教育基金会作为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教育类非公募基金会,在项目管理与执行等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方式,并不断探索。在这个大互联时代,参加这样的活动,既能加强弘慧与中国其他非公募基金会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又有利于弘慧今后从更广阔的视角分析问题,用最现代化便捷化的方式解决问题,促进教育公益的发展,惠及更多的山村贫寒学子。